2025年7月20日,骄阳似火,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主院区内科楼5楼远程会议中心内座无虚席。由湖北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主办的“基层行”天门站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陶治鹤、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武汉中心医院李军教授以及来自省内周边地区的基层医务人员齐聚一堂,通过前沿讲座、实用分享与深度讨论,为基层皮肤诊疗注入新动能。
上午9时30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陶治鹤副院长致欢迎辞时提到,作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我院皮肤科历经几代人建设,已形成涵盖皮肤内外科、激光美容等多领域的完整体系,“此次‘基层行’是难得的学习契机,期待与省级专家深度对接,推动学科再上新台阶”
湖北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基层是皮肤病防治的主战场,‘基层行’系列活动就是要把省级资源‘沉下去’,让基层能力‘提上来’”。简短而务实的开场后,全体与会专家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场跨越层级、共促发展的学术联动瞬间。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以《向上沟通助力皮肤科医教研发展》为题,结合自身团队经验,分享了学科建设的“方法论”:“基层科室要善用资源,通过与上级医院常态化沟通,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上争取支持,同时优化门诊排班、开设特色专病门诊,绩效改革,提高积极性,让患者‘来得多、留得住’。”
武汉市中心医院李军教授则聚焦《银屑病伴肥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用数据揭示了“共病的紧密关联:“临床发现,肥胖患者银屑病发病率高出30%,且治疗难度更大,而科学减重能显著改善病情。”他还介绍了2025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代谢重编程对免疫炎症的影响”“靶向ACC酶的潜在治疗价值”,为基层医生打开了科研视野。
“儿童、孕妇、老年患者用抗组胺药要注意什么?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何调整剂量?”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小英教授的《特殊人群抗组胺药的选择与注意事项》讲座,直击基层用药痛点。她结合临床案例,列出“用药禁忌清单”和“替代方案”,现场医生纷纷表示“太实用了,回去就能用到门诊上”。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陈亚会教授主持的本土化实践专题会上,该院皮肤科的发展经验引发共鸣:通过加入专科联盟接收重症患者、优化病种结构,立足本地需求,把‘小专科’做出‘大影响’。”
讨论环节由潜江市中心医院杨华峰教授主持,程春林教授、曾斌教授、肖小飞教授、刘慧教授等专家与基层医生围坐交流,焦点直指“基层皮肤科未来的发展建设,开启生物制剂的最佳时机,以及如何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面对基层医生的提问,专家们一一回应:“可以从‘专病门诊’切入,比如开设荨麻疹、创面护理门诊,形成特色吸引患者”“通过绩效改革把手术量、科研参与度纳入考核,激发团队积极性”“主动对接上级医院,通过远程会诊‘借智’,逐步提升本地诊疗能力”。
闭幕式上,陶娟教授与陈亚会教授共同梳理了活动成果:从银屑病规范化诊疗的最新共识,到特殊人群用药的实操指南,再到基层学科建设的路径建议,“这些经验不能停留在会场,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诊疗能力”。
此次“基层行”天门站活动,不仅搭建了省级专家与基层医务人员的沟通桥梁,更通过“传经送宝”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