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人本位医疗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15 16:28:52    
访问次数:7741

医疗由五个部分组成,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和服务。

人本位医疗同样如此,只是具体内容与病本位或利本位医疗明显有别,其内涵加上了许多定语--依靠证据实施诊断、治疗强调有效和身心伤害最小化、确保医疗安全的整体护理、疗效和安全最大化的康复、以病人的感受为主导的服务。

依靠证据实施诊断

所谓诊断,即由医生等专业人员根据病症、病史或医疗测试结果等证据,对人体生理或精神疾病以及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断。它是医疗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医生给病人施治,首先要有正确的诊断。

如何做到诊断正确呢?根据定义可以看到,就是要掌握病人的病症、过往病史,以及目前疾病状况的科学检查结果等证据。很多医生觉得,做到确切诊断特别难。的确如此,该环节最有可能出现误差。不过反过来讲,只要医生拿到有力的证据.诊断即刻变得简单。概括起来讲,证据、诊断和治疗三者的逻辑关系为:证据是否充分,决定诊断是否正确,诊断是否正确和及时,又决定治疗的过程和结果。

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的证据才能确保诊断及时和正确?证据的要求是必须真实、全面、及时(证据掌握得越及时,正确的诊断就越早,治疗也越有效)、量化(量化证据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清晰地看到病情状态的变化趋势)、动态(亦为证据的一项要求,而且量化是动态的前提)。证据的获取要求做全必要检查、密切监护患者、关注病人表情。

治疗:低伤害 高疗效

遴选最佳治疗方案

医生的职责就是依据每个病人的具体临床表现,评判证据,让治疗效果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从成千上万的治疗方案中挑选出最佳的一种。

拒开不该用的药

因为药物具有双重性,既能治病,也可能制造风险和副作用。

快速控制疼痛及疼痛副作用

除去患者疾病的痛苦,治疗本身会给患者带去新的痛苦。这种痛苦因治疗而生,非病人原有。尤其是外科手术,常常引起病人剧烈疼痛。医生给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难免带去疼痛的副作用,接着给患者镇痛;而在镇痛的同时,又有可能招致新的副作用,为此密切地观察和监护病人,并随时采取措施。这就是人本位医疗既给病人治病,又及时预防、解除疾病和治病给病人带去新的心理及生理影响。

一视同仁待患者

事实上,一视同仁的背后就是医疗诚信,这便是所谓的医德。面对病人,医护人员理应给予疾病需要的同等诊治和安全关注。

护理:确保疗效与安全

正确理解整体护理

事实上,优质护理也好,整体护理也罢,其本质就是护理的原初意义。之所以刻意加上前缀,主要用来区别过去被简化甚至被扭曲的护理形态。所以,整体护理并非创新概念,护理的本义就是人本位和整体。

那么就不难得出人本位医疗整体护理的定义--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高度关注病人,观察判断处理疾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疾病和治疗过程给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带来的个性化的需求和改变。

真正认识治疗处置

治疗处置的常规内容,包括注射、输液、指导服药、测血压、查脉搏、量体温、吸氧、吸痰等。

传统的护理模式中最易被忽视的内容其中一项就是“边治疗处置边观察病人的反应”。其次是护士治疗处置时还要设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传统治疗处置遗漏的第三项内容,就是与患者有效沟通。

归根结底,护士每当实施治疗处置,应同步再做三件事:一是观察患者的反应;二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三是与患者有效沟通。这才是完整的治疗处置。其目的有二:预防重大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无所不在的教育指导

面对不懂医学的患者,教育指导应无所不在。

到底如何开展教育指导?时间节点不同,指导内容亦有别。

——住院前。告知病人所患何病,患病原因,治疗方法;何以这么治疗等(我国多为医生实施指导)。

——住院后。介绍住院环境,有哪些注意事项。

——手术或治疗前。做哪些准备。

——手术或治疗后。如病人出现不适,解释症状原委。

——出院前。说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值得强调的是,除了上述五个时间节点,教育指导还要贯穿到任何接触病人的场合。如给病人做生活护理和治疗处置时同步开展教育指导。有的护士顿生疑问,每天的治疗处置已疲于奔命.根本无暇观察病情和做教育指导。事实上,治疗处置量大,护士反而有更多机会接触病人,正好借此开展教育指导和观察病情。

开展教育指导同样有几项具体要求,即全面--避免遗漏必要内容、分次、互动、确认重要事项、释疑、报告未解决的问题、观察反应等。

揭秘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就是通过护理行为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

事实上,护理态度和蔼、语言通俗地给患者做健康指导,其实就起到心理护理的作用。同样,护士通过提供生活护理让患者获得舒适感受,以及实施治疗处置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都等于开展了心理护理。总之,心理护理渗透于教育指导、生活护理和治疗处置之中。

心理护理要求--第一,表情和蔼。心理护理自有其内在要求和规范。护士时刻面带微笑,病人便觉得“护士很喜欢我”。第二,语言易懂。第三,注意说话姿势。第四,动作轻柔。第五,恰到好处地暗示。

说到底,护理的终极目标如同南丁格尔所言,让不同疾病、性格、性别、年龄、地位,文化和宗教的病人都满意。尽管我们穷尽毕生精力,依然难以完全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实践证明,人本位整体护理是我们接近这个目标的佳径,沿着人本位医疗的整体护理道路不断尝试和探索,能够快速纠正护士现有错误观念,意识到护理不止于简单的打针输液,每天投身的护理事务,不仅不枯燥乏味,反而丰富多彩。

康复:疗效与安全最大化

康复的作用

与传统康复相比,人本位医疗的康复有两个醒目功用:治疗效果最大化;医疗安全最大化。

首先看治疗效果最大化。毋庸置疑,遗漏康复环节的医疗,效果绝难实现最大化。任何人不幸患病或者残疾,经过治疗后不参加与康复训练,充其量只能获得一半的医疗效果,唯有通过康复才能百分之百的恢复。

促进医疗安全最大化,是康复的第二个作用。

住院病人普遍需要卧床休息,不过问题在于,任何治疗都有双向性,卧床也不例外。它一方面有助于疾病痊愈和身体恢复;另一方面也有副作用——患者卧床不动会患上并发症。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褥疮、深静脉血栓、肺炎、尿道感染等。尤其是深静脉血栓和肺炎,一旦出现随时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即使是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症状,严重到一定程度同样导致病人容易摔伤或骨折。可喜的是,上述种种危害医疗安全的副作用,可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规避。

康复的路径

康复路径之一--量化。

首先确定训练方式。如患者训练行走,是拄拐还是拿着助行器?是扶着墙还是独立行走?练习上肢力量的患者,是举沙袋还是抓住吊环?其次,确定训练的组数。每小时一组还是间隔更长时间?每组多少次?再次明确活动的角度。关节活动到90度还是140度?第四,确定范围。从零到80度还是别的范围?

需要量化的内容,还包括行动的距离。如走三五步还是100米?

值得谨记的是,任何康复训练都要保证患者无尖锐疼痛。训练时,允许病人出现轻微钝痛感,但绝不可忍受剧烈疼痛。实施训练前,康复师、护士应给患者讲清楚,让患者懂得拿捏疼痛界限。

从某种意义来说,只有病人“主动式”训练才算真正的康复。

康复路径之二--整体。

如某病人股骨骨折,医生只想到股骨骨折不能动,于是告诉患者“不能动”,结果患者全身都保持不动。事实上,医生忽视了同样关键的事项,大腿受伤不能动,但踝关节。对侧下肢关节和双侧上肢能动。

这是“整体”的第一层含义,即全局性地关注身体。

“整体”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医生还要关注患者心理,进行心理引导。比如,每当患者按照规范完成康复训练,在场的医护人员或康复师要马上明示或者暗示鼓励、鼓掌或者说“非常好”等表扬性话语。

最易被忽视的是第三层含义——每个阶段制定不同的康复目标和计划。医生、康复师、护士,自指导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到患者最终恢复社会功能,整个过程应该制定近期、中期、远期三种计划和目标,每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跟踪指导。初期目标为恢复生活功能;中期目标为恢复患者的工作能力;远期目标则帮助病人实现社会功能,使之能参与社会事务。各个阶段应实施不同的训练。

康复路径之三--个性化

病人间差异巨大,即使同一个病人,每到不同的恢复阶段,所需要的康复训练项目和强度也各不同。因此,康复训练前和训练中,均要评估病人,然后制定匹配的个性化康复计划。

简单来讲,康复训练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

康复路径之四--调动病人主动配合

康复师在指导病人训练时,必须设法获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比如,做肌肉收缩训练,至少患者意识要清楚,并愿意按照康复规范去做。患者如何才能积极配合呢?起码他要认可此事,理解到康复训练的意义,即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功能恢复。

向病人宣讲康复理念,一般先由医生完成,通常是在病人刚刚住院或准备治疗前,医生不要忘记加上一句话:做了这个治疗后,你还要接受专业化的康复训练,只有这样你才能快些好起来,完全恢复正常。

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的一种办法是,邀请已参与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谈康复体会和展示效果。具体做法为定期举办患者交流会,集中做过和未做过康复训练的患者,让他们面对面相互交流。

康复路径之五--增强患者全身和局部的承受力

活动也得满足一个前提——弄清病变局部或全身能否承受这些运动。

医生治疗处置时,应想方设法提高患者病变局部的牢固强度,使之能够承受康复训练。如缝合伤口,不能纯粹把伤口缝合好就算了事,务必考虑怎么缝合才能避免伤口不被训练的张力撕裂。

因此缝合的时候,每缝完一层都要进行测试:如最大限度地屈曲膝关节,使脚跟挨到屁股,检查缝线是否绷断,有没有松动的现象,伤口是否开裂。如果没有,说明缝合完好。

对于骨折内固定,医生实施固定后别忙于关闭伤口,先做骨折肢体的运动试验,测试骨折局部在肢体各种活动状态下是否稳定。

如此这般,医生就能准确、客观地判断病人手术后伤口局部的康复活动范围和程度。另外,病人的内科疾病和全身情况,如水电解质平衡、血容量、血色素等,都是制定康复计划的基础。

有效镇痛亦被视为增强患者承受力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原发并的疼痛,还是治疗带来的疼痛,医生都要及时给患者控制或消除,不能放任患者忍着疼痛进行康复训练。否则,患者根本不可能按规范去做。

康复路径之六--明确安全界限

医生明确患者的安全界限,是有效开展康复训练的基础。

刚才被谈到医生要尽量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但它终究是个限度,于是就得回答一个问题——限度究竟在哪里?如骨折病人,手术后允许的动作到底是内收还是外展?内收多少度是极限?外展多少度是极限?

回答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评估安全界限。

医生评估安全界限有三个时间段: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时。

特别是外科手术,安全界限的评估更需明细。如医生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测试,患者内收到45度才有脱位倾向,因此康复训练时髋关节内收只要不超过40度就不会脱位。这个40度就是安全界限。

事实上,内科和外科的病人,康复训练前都要确定安全界限。

具体到每个病人的安全界限是多少,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伤病种类、治疗方法和病人的反应等多种因素。正因为如此,医生必须测试每个病人,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质量个性化的安全界限。

有了安全界限,康复师指导病人训练时,便很清楚各种动作该这么做、哪些动作不能做。需要说明的是,安全界限的评估主体为医生,测试评估后,医生讲安全安全界限告知康复师。康复师、护士也要主动询问医生。

确定安全界限注意四个关键词:范围、负重、时间和心率。

一是范围。如屈膝到多少度、是否能完全伸直等。

二是负重。就是病人身体能够承受多少重量。

三是时间。有些部位的伤口10天长好,有些部位则要15天才能愈合,医生根据伤口常规愈合时间,同时结合病人的具体表现,制定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安全界限。

四是心率。医生要判断该患者的心率安全值。如病人训练前的心率为每分钟80次,那就确定康复训练中增加到多少以内属于安全范围。康复师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前,先请示医生,再遵循安全范围指导训练。

康复路径之七--将康复指导延伸至出院后

如果病人的住院日只有短短几天,显然围绕他的康复训练无法在住院期间全部完成。因此,医生和康复师要给病人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并教育指导患者理解执行,以及定期回医院复查康复效果。

康复路径之八--配备专职康复师

在提供康复服务前,康复师只有了解病人和病情,才能准确判断康复如何去做,临床护士具备这些优势。

服务:以患者的感受主导

我们的服务应调整为:以患者的感受为主导,并贯穿到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过程中。其具体操作,可为尊重患者、方便患者和给予患者温馨的感受三处着手。

尊重患者

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身体裸露。

与病人充分沟通。其一,医生在门诊接待病人,不管患者有无询问,都要把病情相关的信息告知患者。其二,在谈话过程中,我始终使用患者容易听懂的通俗言语,绕开专业名词。其三,帮助病人比较分析治疗的利弊。

一诊间、一医生、一病人。

擅长目光交流。一是暗示医护人员的自信、关注和坦荡。二是观察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言行是否认可。

不在公共场合谈论病情。意义有二:一是保护病人隐私;二是防止医患纠纷,树立医院形象。

谈话因人而异。

进病房前先敲门。

体贴入微提供方面

导医主动关怀。

医护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

营造温馨环境。使用适合病人的颜色,采用PVC地板,素雅的壁画,柔和的灯光,安静整齐的环境。

不过相对而言,最关键的措施还是杜绝加床。实践证明,医院的装修再现代化,只要在病房或走廊加床,病房环境立刻显得凌乱。明知如此,医院为何还要加床?加床的表象是增收,但事实上,貌似能增收的加床行为,其实背后潜伏着一条危险的逻辑链:医院加床而不增加护理人数,很多病人的病情变化被滞后发现,引起重大并发症,医疗事故接踵而至,医院不得不承担巨额赔偿。付出赔偿的医院,成本上升,结余下降,甚至亏损,员工奖金减少。

实际上,医院增收的有效途径,莫过于开展优质护理和康复。

以早期开展人本位医疗护理的一些医院的骨科为例,其巨变的核心原因是,医院开展护理和康复,使科室的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9天降至14天,病床周转率提高,间接增加了病人数量,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对象减少,医疗安全性提高,并发症大幅降低。

上一页:组建医护联合小组 助力“人本位”医疗护理 下一页:人本位护理——从沟通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