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市一医成功举办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
作者:护理部    发布时间:2022-10-10 09:51:46    来源:
访问次数:11812

 为加强天门市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同质化管理,促进天门市护理质量全面提升,2022年9月29日,由天门市质控中心主办、天门市第一人医院护理部承办的2022年度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在天门一医门诊五楼多功能会议室圆满举行,300余名来自全市各医疗机构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会。天门市质控中心主任、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春秀;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陈艳丽,副主任陈凡、徐冬梅出席会议。开幕式由王春秀主持。
    开幕式上,王春秀表示:护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需要每一名护理工作者严谨、细致,需要所有护理同仁们团结配合,才能精益求精、服务优质。希望所有学员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聆听专家们的精心授课,学有所获,为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而不懈努力。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春秀的专题授课《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引入三甲评审标准,详细为学员们阐述了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的重要性,护理文书是记录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要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的原则。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陈艳丽的《分级护理的临床应用》,从分级护理的发展史、护理分级解读、Barthel指数评定、分级护理实施现状等方面进行一一的讲解,以大量的临床案例举例,让学员们更深刻的了解分级护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严格执行。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凡的《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与管理规范》,从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及类别、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案例分享等方面为学员们敲响警钟,生命之托,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护理安全就是患者安全,护理人员要牢固树立“100-1=0”的思想,常念安全生产紧箍咒。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冬梅的《肠内外营养》专题,以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为切入点,规范临床护理人员对于成人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的规范性,肠内或肠外途径的正确选择以及营养开始时机的合理判断有助于缩短住院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护士长张海萍的 《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以行业标准为引领,对外周静脉置管工具的选择、PICC置管以及并发症的处理、输液港的并发症及处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等内容进行了精彩讲解。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外科护士长龚娟的《患者安全管理》,以典型的案例剖析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2022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进行精彩的解读,守牢护理安全红线,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态,将患者安全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握在手里;落实核心制度,强化操作流程,把患者安全摆在工作首位,贯穿到一切工作的全过程,将护理安全管理的“安全阀”拧得更紧更牢!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3区护士长蔡颂娟的《电除颤》,围绕电除颤的适应症,除颤仪种类、除颤监护仪的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带领心内科团队现场进行一场扣人心弦的电除颤演示。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产科团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急救”演练,将培训推向高潮。新生儿室息是新生儿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也是引起新生儿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就不可避免地威胁到婴儿生命以及今后的健康。演练在新生儿科副主任熊丽、护士长刘敏的组织下,以模拟场景及救治的形式开展,演练贯穿新生儿室息复苏的ABCD所有环节,评估、摆体位、心电监护、正压通气、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遵医嘱静脉脐静脉置管给药等各环节有条不紊,室息复苏抢救参演人员配合默契,各环节场景逼真,各项操作稳、准、快,应对应急救治快速反应,充分体现了我院团队协作的救治水平。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贴近临床,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受益匪浅。同时让我市各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者、质控中心成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护理工作目标和重点。
    今后,天门市护理质控中心将继续探索、完善培训新模式,及时传送新知识、新理念,大力促进全市护理工作同质化、科学化、标准化,带领全市护理工作向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向迈进!


上一页:巾帼心向党 奋斗正当时——天门一医护理部开展丰富多彩的“3.8”.. 下一页:2022年省PICC专科护士天门一医培训班圆满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