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一医成功举办“局部晚期鼻咽癌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学习班
作者:李永红    发布时间:2023-11-13 10:41:40    来源:外联部 张芳蓉
访问次数:1769

11月9日下午,由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局部晚期鼻咽癌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学习班在门诊楼5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开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钟亚华教授、陈改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胡广原教授、龙国贤教授受邀出席活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伟主持开幕式。天门一医肿瘤科相关医务人员、周边县市级医院及本市乡镇卫生院肿瘤专业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学习班。

 

天门一医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伟主持开幕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钟亚华教授致欢迎辞。钟教授指出,随着现在诊疗水平的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和患者的总生存期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仍不乐观,为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防治能力,特举办此次会议,目的是为了使肿瘤科医务人员能掌握更前沿的鼻咽癌相关知识与进展,同时交流与分享在鼻咽癌诊治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成果。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钟亚华教授致辞


接下来的学术环节分别由天门一医放疗科主任刘可佳和肿瘤科2区主任何丽琳主持。钟亚华教授首先为大家分享了“鼻咽癌放疗靶区思考”,报告阐述了结构靶区和距离靶区的区别,重点讲到鼻咽癌靶区CTVp的勾画,并提到膜解剖理念在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中的运用等前沿知识,其中了解肿瘤蔓延规律是个体化靶区勾画的关键。告诉我们注重个体化治疗,为基层医院临床工作提供了诊疗指导。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胡广原教授分享了“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治疗现状及挑战”,胡教授分别从铂敏感和铂耐药R/M HNSCC人群的一线治疗,一线治疗新选择,PD1耐药后的治疗选择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未来以PD1/PDL1为基础的去化疗联合治疗将是重要的一线治疗,免疫治疗耐药后化疗+西妥昔单抗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后线接受紫杉醇类药物生存获益更大。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龙国贤教授分享了“下咽癌IMRT靶区勾画与思考”,从下咽癌的流行病学,应用解剖及临床特点出发,提出治疗应尽量保留喉功能,根治性放疗已成为主流,在放疗靶区上,应采用超5+5原则,适当增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典型病例,结合最新的研究数据,分享了丰富的临床处置经验。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陈改丽教授分享的主题为“鼻咽癌放疗规范”,内容分为鼻咽癌放疗的地位,模拟定位及定位CT/MRI,肿瘤靶区勾画及处方剂量,正常组织勾画及剂量限制等4个方面。讲解了鼻咽癌特有的解剖结构决定了NPC局部进展规律,以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对基层医师临床上影像学读片,勾画靶区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天门一医肿瘤科3区主任罗顺祥主持病例分享环节,由肿瘤科医生周晓英带来一例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的治疗过程分享。患者十多年前确诊为鼻咽癌,经过规范化治疗后,今年出现疾病的进展,按照诊疗规范,予以免疫联合化疗后,患者症状改善,病灶明显缩小,针对后期治疗进行了分析,周医生参考最新文献,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学术讲座及病例分享


与会专家对该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表示诊疗过程非常严谨,治疗流程规范合理,并建议后续的治疗可以个体化治疗,局部复发的npc患者除了再程放疗,还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天门一医肿瘤科1区主任万超,放疗科主任宋锐、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永红、主治医师黄博杰等专家积极参与了现场讨论。

学术主持及现场讨论


    最后,胡广原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并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的感谢及衷心的祝福。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胡广原教授作大会总结


学习班现场盛况

上一页:天门一医举办“世界糖尿病日” 主题义诊 下一页:专家义诊下基层 为民服务暖人心 ——天门一医志愿者开展送医..